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樣的製造業優勢是誰造成的?中國製造業經歷了數十年來的發展,幾乎可以說是任何商品,利用中國的製造業優勢,隨即可以有價格優勢、數量優勢的銷售到全球各地,數十年以來從聖誕燈飾等小商品、日用雜貨到電腦商品,如今的高科技遙控飛行攝影機,甚至於最近幾年風行於歐美年輕女子的服飾商品SHEIN,各種商品無論是高階或是日用商品,中國的世界工廠製造基地,總是能將商品平價化且大量化的行銷全球。當初將各種生產技術引進中國,在充分利用中國大陸的勞工成本低廉的優勢,造就了世界工廠,從這一方面來說,成就世界工廠這一個角度而言,非常成功!
如今從各種商品一路進展到電動車,中國這個超級世界工廠似乎是無所不能,只要有製造藍圖,接下來的各種生產作業都不是問題。甚至於只要有想法就搞定,世界各國發現過往數十年享受的物美價廉商品的好處,如今影響了自家的勞動市場,甚至於會被列為國安危機的問題,因為這些商品、物品自己早已失去生產能力,甚至於是生產動力!畢竟大家都知道有個世界工廠就是可以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自己何苦再去重起爐灶,做這樣苦哈哈的製造業,所以從競選總統尊位的候選人到各種商業規範制定者等政府層級,開始威脅甚至於真正的落實的所謂的反壟斷等措施,對抗世界工廠的產品。在軍工領域上,世界工廠也能夠大量製造,快速發展出來的超高音速飛彈、匿蹤戰機與下水餃的軍艦… 所以西方世界嘗試著以封鎖晶片的方式與其對抗,但是經常會有某些新聞報導,世界工廠除了想盡辦法引進製造晶片的生產設備與人才之外,還是有管道弄到高階晶片。西方世界已經三令五申的嚴禁私人企業輸出晶片至中國,但是在商言商,除了表面上的「順從」政府命令之外,為了企業生存,賺錢這個目的,還是有洞可鑽,殺頭的生意理論永遠有效。
話說從頭,世界工廠完全是西方世界已經沒有勞力願意從事低階生產,將產能轉至中國,也享受了數十年的價美物廉的商品,如今眼見難以收拾,或是說無法面對自己的弱勢,而群起對抗,為時晚矣。又是一個蕭何的故事,能怪誰?

參考報導:
China’s Prices Are Just Too Low for Buyers to Sweat About Tariffs【Bloomberg】
中國產品著實便宜 區區關稅不足慮也【Bloomber】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