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標籤

在餐廳中看到一個「學經驗」的小標語,貼在牆上。似乎是飯前幽默,舒緩用餐的心情?
記憶中年輕時會有這樣的心態,路上一個踉蹌之後,還會起身當作沒事般的耍帥,隨著年齡漸長,當然會覺得年輕時有點蠢。但是摔下,撿個東西再跑,表示沒有白摔?有意思!

政治語言Vs.事實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總統就職日開始,再一次地展開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一回圍繞著台灣畫定了五個演習區,基本上就是整個圍起來。也一如往常的各周邊國家與美國都有所表態或是回應,美國老大的戰區司令:印太司令發表了看法,除了認為這次演習是預演入侵台灣之外,也「順帶」地自己爭取國會的支持,中國建軍速度快,所以美國也必須急起直追,算是對外支持印太地區的穩定,對內在爭取國會的支持,當然是希望有更多的預算。
每次大規模的解放軍演習都會與多年前中國解放軍朝著台灣週邊海域射擊飛彈相提並論,同樣的也如同過往般的會有各方英雄好漢提出評論,總是解放軍沒有能力渡過台灣海峽進行兩棲攻擊,總是雙方各自炫耀最新武器系統,多半是醉心於隱形戰鬥機有多厲害,在對方尚未發現之前就已經「先發制人」了…每次這樣的威脅,也就是大家各自發表一些論述之後,就期待下一次的「危機」,再次發表類似的論述。台灣方面,自從八二三炮戰慘烈的勝利之後,就是一直以為自己是反共的最前線,海空軍在台灣海峽有些優勢,時空變換,近年來所謂的海峽中線漸漸消失,優勢迅速轉移至台灣海峽的另一端。一開始還會嘗試以數量與質無法相較的說法,掩蓋數量上逐漸出現的弱勢,但是解放軍在數量與質量的進步,全世界有目共睹,從崛起的強權的角度來看,解放軍的海空軍需要演訓空域、水域,還有甚麼地方比東海、南海更合適,想要雖遠必誅的訓練太平洋艦隊與空軍,當然是選擇從台灣週邊海空域開始。當然會圍繞著台灣週邊訓練好,訓練滿。而台灣方面,總是「國軍掌握監控解放軍狀況」的官方說辭,帶過之後,就等下一次?
上回有飛彈射入週邊海域,這回沒有,所以是規模縮小?或者是這次沒有火力展示,但是下回?即便是沒有真正的登陸作戰,但是發起飛彈飽和攻擊,之後再來談…這樣的模式,台灣能否承受?還是只要是不要打到我家就不管?
台灣人民從八二三炮戰之後就「堅定信念」的老共打不過我們,或是老美會幫忙…等以往的思維,如今漸漸演化成為相信不會有人願意打仗,一場戰爭勞民傷財,對於國家經濟是否能承受也是個大問題,但是隨著中國崛起,經濟力量早已不是問題,當然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問題,極權國家的問題有可能領導人一念之間,為了轉移政治焦點或是其他政權因素,而發起「懲罰性作戰」甚至於打著民族意識的旗幟,「收復失土」,對於台灣而言,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而對於居住在台灣的百姓來說,這麼長久下來的威嚇,早已達到了當年政府倡言的「處變不驚」的境界,但是似乎尚未達到「莊敬自強」?每次國外媒體發表評論,台灣就像個兵凶戰危之地,但是島上百姓依然故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內部自己爭鬥,外界奈我何?倒是對於所謂的政治,頗有興趣、熱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民主運動」,包圍議事機構,展現「人民」力量,但是這樣的人民力量,隨著時間會消逝的很快,當年熱血沸騰的年輕人,也會變老,也會失去衝動與衝勁。但是總是有人有政治熱忱,多年之後自己會後悔的?因為多年之後發現事實與政治之間的差距很遠…

參考報導:
中國環台軍演被美軍監視分析!日經:美印太司令稱像預演侵略台灣【Newtalk新聞】
展現台海主控權 國安局曝中共軍演目的「恫嚇非啟戰」【中時新聞網】
我方有掌握中共軍演?國安局:5/18發現異常【中時新聞網】

見證另一個時代的結束?

電動車進入市場似乎以西元2000年為一個分水嶺,2000年之前已經有電動車,但是不敵內燃機汽車,隨處有加油站以及保養維修上的方便性,迄今仍有一大部份內燃機汽車的市場。在2000年之後崛起的 Tesla 從最大的北美市場往外席捲全球,約莫十年的時間,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從另外一個龐大的中國市場崛起,世界工廠一旦啟動,勢如破竹的輾壓全球其他各地的電動車廠,從人力成本的研發能量,無人能擋,打不贏就加入,連電動車龍頭 Tesla 都在上海成立的工廠,加入了世界工廠,放眼其他地區國家,大概只能看著車尾燈吧?是電動車的車尾燈…
回頭看看傳統的汽油車,各大車廠陸續裁員,所謂的瘦身,基本上就是砍員工節省支出費用,瘦身不見效果之後,是否就是消失或是想辦法另起爐灶,重新來過?
我們這一個世代,見證了電腦的崛起,也學會了使用網際網路,更從小小的 BiBi Call 一路在皮帶上掛著一塊黑色磚頭到如今隨身攜帶的智慧手機,能力堪比數十年前占據整間空調房中的大型電腦,接下來,見證燃油車從道路上消失?還得擔心家中電力供應是否無虞?必竟未來的世界中,甚麼事都依賴電力供應,否則世界會停擺?從積體電路工廠、電動車充電、智慧手機充電以及夏天的冷氣…

參考報導:
史無前例​​大裁員!中國車企大瘦身 光理想就恐上萬 這些公司也跟進…..【Newtalk新聞】

多個小錯誤造成大錯誤

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擁有一幢自己的房子,可能是這一輩子重要目標之一,上千萬元的「豪宅」,卻遇上火災而成了自己的夢魘。
居住在高樓層,有高高在上的虛榮,有登高望遠的景緻,但是也要經歷地震時高樓的搖晃以及不幸遇上火災時的煙囪效應甚至於消防雲梯車無法救援的絕望。
多個小錯誤,累積成難以挽回的大錯,從中央管道間煙囪效應、發生火災時電力中斷造成排風以及其他緊急設備無法運作,以及消防人員氧氣瓶氧氣耗盡而不幸陣亡的悲劇… 從媒體上的畫面,火災當下的恐怖情景,結束之後滿目瘡痍的整個室內,這樣的「豪宅」,如何再次進住?高樓繼續蓋,風險依然存在?下次悲劇依然發生?

參考報導:
住戶質疑:千萬豪宅怎會如此【中時新聞網】
全台僅3台逾70公尺雲梯車 超高樓火警記住「小火快跑、大火關門」【聯合新聞網】
新竹豪宅火警調查結果出爐!疑電纜線短路釀禍 排煙風機初有啟動【聯合新聞網】

只要賺錢都是對的

網路上看到一篇報導,Nvidia 是2024年名聲最好的公司,除了在穎體上引領最熱門的人工智慧顯示卡之外,當然商品熱門也是賺錢的因素之一,覺得在民間私人企業而言,只要賺錢,而且像是 Nvidia 這般公司毛利率超過70%以上的企業,賺錢的效率驚人,有錢當然有能力繼續投資研發,很有錢當然很有能力在各方面投資研發,以取得更強大的競爭優勢,過去也曾看到 Google 或是 Facebook 有如此聲勢,如今改朝換代,進入人工智慧的時代,硬體廠商領先群倫…
回到基本面來看,公司賺錢而且是賺大錢的狀況之下,沒有理由會裁員,當然各種員工福利令人羨慕的美國公司,一直都是眾多職場小老百姓羨慕的對象。從如同高檔餐廳般的免費用餐環境,各種休閒設施等,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令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亞洲企業員工羨慕不已。NASDAQ 企業中,毛利率最高的多半是金融保險業與生技製藥產業,還有能源供應產業,但是少有硬體廠商。Nvidia 顯得更為突出。
至於名聲較為負面的,除了美國視為大敵的 Tik Tok 之外,感覺上有些政治因素夾雜其中,Shein 列名其上,即便是全美最熱門的廉價服飾供應,利潤有限,而且據說在生產端也是壓榨協力廠商,換句話說就是獲利有限,沒錢,就不必談所為的員工福利或是成為所謂的「名聲」好的公司,似乎是無從好起?而社群網站 X(Twitter) 也列名名聲較差的企業,似乎是象徵著社群網站的漸漸沒落?熱潮已過。
結論似乎是:有錢好辦事,有錢才能「照顧」員工,讓企業成為名聲好的公司?有錢推得動那個產生好名聲的磨。

參考報導:
2024年名聲最好和和名聲最差的公司!Nvidia15年未裁員成為員工心中的最佳公司【電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