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一直都在

為了獲勝,無所不用其極,或者是用斯文些的說法是「運用所有資源」,從商業競爭一直到政黨政治攻防。利用手機訊號追蹤個人、或是監聽高階人物等,時有所聞,從電影劇本情節到警方辦案,上升最高至政黨高層作為大數據使用,以便形成政策…
即便是所謂的商業行為,取得數據作為分析或是引導商業行為等,這樣是否妨害隱私權?記得在手機尚未普及之前,是用所謂的取得畢業紀念冊,利用其中的地址,作為行銷工具,隨著時空遷移,高科技的應用,當然會涉足這樣的行銷,而政黨行銷利用這樣的工具,與商業行銷上的本質類似,但是政治中有虛有實,有時候必須實話實說,有時候打高空,操作上失誤,該說實話不說,欲蓋彌彰,就形成慘劇…
老大哥一直都在,而且與時俱進,有最新的科技,一定會被利用。用在商業上,只有有鈔票就可搞定,更高層次的政治操作,可做不可說,在海峽對岸已經普遍的人臉辨識,從進入機場海關就開始了,除非你不去,否則在「境內」是無所遁形,這也是過去數十年以來,對於人民掌控的「進步」,手機監控看起來是有點小意思。老大哥一直都在,而且技術愈來愈厲害,畢業紀念冊、手機訊號、人臉辨識到人工智慧辨別甚至於「處理」,最新科技除了讓人使用應用,有時也會處理「人」。
學到一個新名詞「手機信令」Cellular-Based Vehicle Probe (行動基地台為基礎的交通偵測技術),用來收集手機訊號以便作為大型活動時的交通管制或是人流管制,當然也可以事後作為大數據分析的基礎或是交通規劃的依據。如同所有新科技導入初期時,無限大的想像空間,應用於交通管制、分享,人流分析等領域,能夠抓住人的位置、動向,可以分析許多事務,從商業購買行為到行銷,當然政黨行銷也是行銷。

參考報導:
「民進黨還在監控人民!?」 淺談CVP手機信令【電腦王】
手機信令推估人口的應用探討【台北大數據中心】
手機信令應用於捷運路網規劃【中興工程顧問社】
5G加速實現智慧城鄉 中華電信開創便利安全的未來應用【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