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未晚?

美國對於共產主義的對峙,從冷戰迄今,直接與俄羅斯面對面的海空對抗,到近年來面對中國崛起,在商業上的封鎖,持續不斷,但是效果似乎有限?面對俄羅斯從蘇聯時代,各種武器系統的對抗,上天下海,幾乎每一種武器都有相對應的抗爭,從核動力潛水艇具備洲際彈道飛彈能力,太空科技的人造衛星到太空站與登陸月球… 各種超音速戰鬥機、中長程轟炸機到海軍艦艇,所謂的全面對抗,最後在星戰對峙上,拖垮了蘇聯,但是仍無法阻止如今的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而近年來發現崛起中的強權,也展開了各種商業與科技上的針鋒相對與封鎖,從各種關稅壁壘,號稱將半導體從上游到下游,整個展業鏈封鎖,讓全球從荷蘭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到日本的半導體化學產業,一直到台灣的台積電生產線,外加美方的各軟硬體廠商,都不得將產品販賣給中國,如此全面性的窒息式封鎖,真的讓中國積體電路產業消失?似乎也未見全面性的崩盤效應?卻是偶而傳來中方正在嘗試製造較為低階的積體電路的消息?所謂的封鎖,在網路普及的時代,似乎也不容易,各種重要資訊,從戰鬥機藍圖到積體電路生產參數,在網際網路傳送,似乎都只是數秒之間的事,遑論傳統的間諜甚至於直接付鈔票收買方式,經濟不景氣之下,似乎間諜行為也不會減少?在商業上,商家為了獲利,各種「收集資訊」的方式也會令人瞠目結舌。滴水不漏的防堵實在困難,這回是防堵所謂的「防毒軟體」,這個已經行之多年的電腦中的標準軟體配置,居然到現在才要下達禁令?真的經由這樣的網路滲透,可能也早已遍布全球各地的電腦中,源源不斷地將資料傳回俄羅斯某地的伺服器中。只能說是再插上一把刀?宣示徹底封鎖的決心?
是為時未晚?還是木已成舟?來不及了?

參考報導:
美俄緊張關係升級,拜登政府正式對卡巴斯基開出銷售禁令【T客邦】

應用進入生活中

第一次看到一篇新聞報導,承認是由 ChatGPT 幫忙完成的。也算是人工智慧進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應用。這樣算是文字的工作,漸漸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畢竟收集資料、彙整並做出簡單精簡的報告,是 ChatGPT 人工智慧的強項之一,或許還可以搭配圖片,讓人更加有現場報導的感覺,當然也有風險,人工智慧是收集資料並適當反應,若是錯誤的資料來源,整理出來的「結論」,有可能距離是時天差地別,一人工智慧的「聰明」程度,甚至於有可能自以為是地否定其他正確的資訊?而造成混淆視聽的效果,這又似乎像是所謂的「任?支作戰」?差別是一個是人執行,而另一個則是人工智慧的產出,人會出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出錯。
無論如何,在眾多的所謂文字轉換為語言的領域上,人工智慧會進展神速,文字工作者的價值可能會偏向資訊正確與否的判斷,類似所謂的編輯檯上的總編輯,而其他的小編,就此消失於歷史的洪流中?甚至於電子媒體,從電視新聞記者或是 Youtuber 都會面臨極大的挑戰,人工智慧產生的主播一錠都是合乎人類口味,換句話說就是男的帥女的漂亮,讓觀眾賞相悅目,更容易經由數據統計分析,產生出一張張令人們信服有魅力的臉孔,播報新聞,從臉孔到聲音都可以產生一個「最適」的播報「人物」,又有一個職業被取代?
最令人擔心的是這一切亮麗表面之後,所謂的資訊,若是錯誤的,人們也照單全收,一旦人工智慧運用所有能力,對於人類發動認知作戰,可能也擋不住了?

真的想換機?

即便是剛結束的 COMPUTEX 展會中,全球各超級電腦商龍頭大力鼓吹所謂的AI電腦,趨勢如此,但是真的能讓遍及各地,為數近5700萬台的個人電腦換機?看似驚人的商機,但是是否再次的雷聲大雨點小?
多年來的觀察,個人電腦在初期的爆發,拜於辦公室開始使用 Micrsoft Office 軟體,辦公室的應用,從單一電腦的 Office 系列應用到企業中各系統的連線,造就了個人電腦的數量大爆發,畢竟為了營利,購置電腦是費用列為公司支出,各企業不會手軟,辦公桌上除了日常文具,個人電腦也是必備。同時也造就了 Microsoft 帝國以及台灣的個人電腦廠商。
第二波則是筆記型電腦,隨著網際網路的普遍以及企業全球化,企業內的業務代表以及各階層員工,都有出差的需求,以台灣製造商西進大陸為例,從高階主管、中階管理以及生產線幹部到基層訓練員工甚至於在中國大陸地區四處奔波尋才的人資人員,每一個人都有筆記型電腦的需求,同樣的對於世界工廠的獲利而言,當時昂貴的筆記型電腦,還是成了出差人員的標配。遑論企業之中四處支援,無時無刻需要與系統以及主機連線偵測問題的電腦人員。等到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之間的規格接近且價格接近至可接受程度時,辦公桌上可能人不在時,也是空蕩蕩的一片,每個人帶著筆記型電腦,在會議室、在生產線上…當然老闆在度假中也是帶著筆記型電腦,「保持聯絡」。
除了辦公室中的大料量需求造就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的數量爆發之外,漸漸的家中的電腦也會普及。但是辦公室中已經有了電腦,又可以帶回家,似乎沒有再買一台的必要,聰明的電腦業者創造出的電腦遊戲產業鏈,帶動了個人電腦的另一波購機潮,為了電玩遊戲,添購電腦,單機遊戲時,購買電腦與遊戲,進入連線遊戲時代,加裝網路,為了聲光效果,添購記憶體或是音效與視訊卡,還可以炫耀一番,向家人申請費用時,還會強調未來的升級性,仿佛這一台電腦可以是家中亙古不變的資產?殊不知多年之後,遊戲軟硬體廠商就是逼著遊戲愛好者非換機不可。沒換機無法享受最絢麗的影音聲光效果,沒換機跑不動年度大作…
這一回的人工智慧熱潮,會引起另一波換機潮?從應用面來看,與 ChatGPT 聊天之後,看過人工智慧產生的「無中生有」的影片之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近期的各種與全球高階 AI 產業應用領袖的對談中,Nvidia 的產品毛利超過70%以上,而 Nvidia 引以為傲的伺服器動輒上百萬美金,建構一個所謂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所花費的費用,也是如同 Nvidia 毛利率般的驚人。這樣的數字,非一般家庭或是個人所負擔得起。況且近年來個人電腦的市場與使用者也早已認知為了應對最新的電腦遊戲,升級影像卡,也是 Nvidia 的產品,如今單一影像卡的價格甚至於早已超過整台個人電腦組裝的價格!少有人有能力為了嘗鮮而砸大錢添購AI 個人電腦,重點在於應用。白話文是用來做什麼?預測天氣?聊天找人工智慧不如找朋友,目前沒有朋友的人可能也無力添購 AI PC 聊天… 人工智慧協助自動駕駛,那是汽車廠的事。人工智慧人臉辨識,我的 PS 4 也可以。產生圖片、影片,效果令人嘖嘖稱奇,但是少用… 看來看去好像還是可以再等一等,畢竟大家都知道新一代個人電腦推出初期領頭羊都是花大錢的大爺,以世界工廠甚至於台灣電腦製造業的能力,數年之後就有較為親民的價格。不必急於一時,真的有換機潮?應該還是超級大客戶資料中心的事。

參考報導:
廠商紛紛推出AI PC認為換機潮要來了,但消費者反應卻很無感【T客邦】

難以想像的人工智慧應用

印度利用聊天機器人「釣魚」,「色誘」飛彈工程師,逮到洩密者,這也是人工智慧應用的領域!若是通過了考驗,可以加薪升官,原來人工智慧除了聊天之外,可以「色誘」人類,還可以篩選或是做為人事評斷的「工具」,當然現下真的被逮到,開除或是定罪還是得由人類動手,但是以一貫自動化的角度來看,好像也可以直接將洩密者的職務或是工作開除,省去人工作業,畢竟證據確鑿,直接由人工智慧解除職務,倒也是不會被怪罪給人類或是被報復,要找人算帳,去找人工智慧機器人啊。
看起來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非常廣,只看是否找出可以應用的領域,想的到就做得到,厲害了人工智慧,又是一個恐怖預言,人工智慧早晚有一天發現人類還是有許多缺點之後,小則不理會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命令,大則… 直接取代並消滅人類。
難過美人關?應該是難過人工智慧這一關。

參考報導:
難過美人關!印度工程師不敵色誘 將導彈核心機密交鄰國 判終身監禁【新頭殼新聞】

人工智慧人看不出來?

隨著 COMPUTEX 開展,今年的主題圍繞著人工智慧,從去年底開始的 ChatGPT 熱潮延續迄今而且應該會繼續好多年。直到「人工智慧控制人類」?
一篇有意思的報導,人工智慧聊天的錯誤答案比例高達 52%,有 39%的人難以辨別。對於人工智慧聊天的使用心得,問一個問題,可以有較高可信度的答案,畢竟以往有問題就找谷哥大神,一口氣回應成千上萬的答案,在茫茫的知識領域中,已經夠迷惘的了,一下子得到為數眾多的答案,若是排列在第一順位或是前幾順位的答案明顯不對,接下來的住條瀏覽,真的會令人懷疑人生,懷疑自己自找麻煩,搞出一堆「可能性」答案,然後再由自己「人工判斷」,累死自己。人工智慧聊天方式的出現,將眾多可能性答案至少彙整成為一個口語化的回答,更人性化,更讓我們「信服」,當然也更方便,眾多優點,當然我們願意使用,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讓我過去這幾個月以來,使用 CoPilot 取代了以往動輒 Google 大神,大神已經遠去…
人工智慧幫助我們在這一個階段,省去了一些困擾,上網搜尋資料時,看似更有效率,不再茫茫知識海中載浮載沉,人工智慧似乎也如同人一般,也會出錯或是認知錯誤,如同我們聊天一般,有時也會天馬行空,胡說八道?人工智慧的發展,愈來愈像人類,也會出錯,這樣算是一個成功的發展?

參考報導:
ChatGPT提供錯誤程式答案的比例高達52%,只是39%的人類看不出來【T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