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印

科技演進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看似高科技,但是不知如何運用的產品,或是還在等待孕育新的運用出現。 3D 列印就有這樣的感覺,一開始看到可以利用「列表機」列印出立體物品,而非以往熟悉的列印報表圖案等,確實有大開眼界之感。之後陸續有列印各種實體工具、零配件等,甚至於可以「列印」出房子,但是總覺得還在摸索試驗的階段。這回看到的報導,則是依照孕婦肚中的胎兒,「列印」出小嬰兒的實體形狀,抱在手中,的確有感,但是依然讓我感覺這還不是一個真正的應用?也曾經聽說未來在太空旅行中,因為無法攜帶所有工具或是零件,利用 3D 列印,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而多數 3D 列印出來的零件,作為臨時更換或許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真的能取代金屬材質的零配件,耐久性?目前見到的 3D 列印成品,感覺上像是熱熔膠冷卻後的產品,基本的質疑就是塑膠產品真的足以取代金屬產品?無所不印足以形容 3D 列印的產品,只要有尺吋圖樣檔案,都可以「列印」出來各種產品,但是長久下來的實用性,就會讓我懷疑是否可行?無所不印還是印無可用?

參考報導:
The creepy tool that lets expectant mothers 3D print an eerily life-like model of their unborn child so they can hold it before birth(Mail Online)

知足常樂

一群四、五、六十歲的人一起打籃球,結束之後,坐在球場旁的椅子上喘著,腳酸、腰酸、背酸等此起彼落的喊著,第二天同樣時間地點,又都出現了,再打幾場球賽,再攤在球場旁的椅子上,又重複的喊著腳酸、腰酸、背酸…故事持續重複著。

過了中年之後,依然可以跑跑跳跳,打打球,應該是很滿足的事,多年的球賽下來,多少有些傷痛,稍微超出體能負擔,就容易產生酸痛,只要不致於導致舊傷復發,都算是可接受。喊喊酸痛,就當成發洩一下。春天沒有下雨的時節,涼爽天候打球,知足常樂。

好日子

過年期間經常會聽到鞭炮聲,除了除夕跨年初一時的鞭炮大作之外,其餘時間零星此起彼落的玩樂。

年假結束後會有一、二個「好日子」,所謂的適合開工的日子,多半是白天,近午前後的時間,許多店家像是說好般的同時放上一串鞭炮,算是開工日。只要聽到商家連續好一陣子的鞭炮聲,應該就是好日子,代表年假告一段落,開始工作了,這是台灣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交織的一部份。

其實我們都知道

一篇報導提到丹麥電視台製作了一部影片,先請人製作一個手電筒App,蓄意在安裝時要求取得權限,與 Facebook 安裝時所要求的一模一樣,接著隨機要求路人下載,幾天之後直接到路人家中,這個 App 可以定位手機持有者的位置,光這一點就像是電影情節了!還有其他構成「侵犯隱私」的其他功能:取得簡訊資料、取得相片甚至於可以直接開啟麥克風與攝影裝置,遙控錄音錄影!

這部影片是多年前製作的,當時就已經可以完全掌控智慧手機,即使移除程式之後,依然會繼續傳送資料出去,如同影片中被害者所提到的:不要擔心人造衛星,先擔心我們口袋中的裝置。

看來使用智慧手機,就不需要談隱私這回事了,更別以為我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是另外一端神不知鬼不覺的可以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我們都知道,但是當鴕鳥而已。安裝軟體時,只知道按下「接受」、「同意」,怪不了別人。

參考報導:

你以為 Facebook 是免費的,其實你付出的是比錢更寶貴的東西(數位時代)

北京藍到台北藍

北京藍是指北京霧霾時,期待藍天的顏色,台北藍是指相較於台灣中南部都會區因為工業污染、燃煤發電等問題所造成灰濛濛的天空,台北這個天龍國還得以看到藍色天空,同樣的藍色,但是階段不同。

中國大陸為了解決北方的霧霾問題,無視於嚴寒冬日,直接禁止燒煤,在冬季需要燒煤取暖的時節,或許因為替代天然氣管線尚未完成,而顯得有些殘忍。要是在民主體制之下,會不會有民意代表要求改到夏季再來處理?當然夏季處理或許問題較少,但是夏季本就不燒煤,當然因為禁止燒煤產生的空氣污染問題成效不如冬季,夏季可能還有沙塵暴的影響。而在台灣,數十年來南部地區的工業污染,似乎已經是見怪不怪了?最近幾年對於空氣品質的要求提升,再加上各地火力發電廠排放的廢氣,隨著電力需求增加,也繼續加大供應,當然也造成更多的空氣污染,今年冬季污染嚴重,要是到了夏季電力需求達到另一高峰,夏季又要再提空氣品質不佳,是因為境外沙塵暴的影響?他們已經開始處理,我們開始遭遇,糟糕的是我們還在吵,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