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趣的書籍

英文的書名會有點嚇人: AN ECONOMIST WALKS INTO A BROTHEL 最後一個字是「妓院」!而書中主要談的是風險管理。從退休金開始,風險是影響退休金的重要因素,但是預測風險是不可能任務!退休後每月支出的來源,需要穩定的收入,來自投資才有機會應付變動的各種市場因素,要是單靠存款利息或是政府債券,風險低但是難以產生與通貨膨脹對抗的數字,例如以往存款利率可以在 2% 以上,但是展望未來,趨近於零甚至還需要支付帳戶管理費用!這樣在年輕時工作收入存入帳戶,一旦退休,所有的金額就等著坐吃山空,因為沒有滋生夠多的利息。所以股市成了另一個選項,但是同樣的有變數,有那家上市公司可以保證永遠持續獲利?市場與產業總是有景氣循環,行業會有興衰,數十年前的木材產業,除了建築傢具之外,還可以供應造紙廠作為原料,但是鋼構建築、書籍進入電子化,眾多變化讓木材產業成了夕陽工業,百年以來盛極一時的汽車產業,居然會面臨引擎消失電動馬達崛起?過去數十年來的主流:電腦產業,我們走過風光期,如今進入智慧裝置,只剩下幾家品牌電腦仍然在獲取「更新舊有電腦」的利潤,大規模的採購已是昨日黃花,未來電腦產業股價還有攻頂的機會?那一個產業或上市公司的股價可以一直待在高點?很難,所以依賴股市的保障,好像也有難度?

對於退休金的風險評估,基本上有點像是預測未來,而預測未來的基礎若是來自過去經驗,則不準確性就是一個大風險!未來若是可以被預測,天下太平?

彩卷邏輯:如果沒買,怎會中獎!但是,事實多半是中獎機率很高,但是你一定不會中獎?

全書從一個令人想不到的角度開始鋪陳,妓院經濟學,一個經濟學者跑到妓院觀察研究風險機率,從而研究風險經濟,如何讓風險很高的妓院從業者躲避各種風險,被殺、被抓… 之後也比較了衝浪與衍生性金融商品,二者之間有著類似的風險考量。

風險管理難以管理到無法預知的狀況,只能以各種科學與數據的方式「趨吉避凶」,剩下的10%或是更高的風險只能以書中的形容:「管理你可以想像的風險,然後為無法意料之事保持足夠彈性」。

「風險衡量是我們對於將發生什麼事情的最佳猜測,而風險管理則墊高情勢有利於我們的機率」。

「如果你凡事都想計劃好,而且以為掌握了一切,你就製造了弱點。如果太努力想預測可能發生的每件事,從確定性的領域跨足到不確定性,你會讓你的軍隊變得脆弱」。

金融、軍事領域都已經發展出風險管理的科技與技術,甚至於領先其他產業,畢竟攸關鈔票以及軍人生命以及國力,沒有經過精準的計算,會遭受莫大的風險!但是金融業與軍事領域仍然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未知、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所以儘可能的避免(預測)風險,並且想辦法管理風險。惟一有把握的只有意外會發生!非常有意思的事!

「不確定性可以被降低,但永遠不可能消除它」。

「一旦牽涉到人類行為,沒有什麼是完全可以預料的。風險工具-良好的規劃、數據、分散化、避險與保險-給了我們一些確定性,可是它們從來不能保證人們投資不賠錢、衝浪手不會溺水、打仗不會輸、我們不會丟工作或心碎」。

「我們愈是能夠擁抱存在於生命中的不確定程度,就愈能善加應對並成長茁壯」。

一本有意思的書,給了一堂風險管理基礎課程,書中的例子,從退休金到中東戰事,讓我持續閱讀下去,這樣的鋪陳,也是一種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