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

有時對於自己的慾望,難以抗拒?2021年購買筆電時,當時的「願望被滿足」之一是為了能夠玩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算是一個多年以來的願望,記憶中很久以前在個人電腦上玩過這個模擬遊戲,印象中好像是 Flight Simulator 98?當年的「遊戲」畫面,以現今的標準雸言,算是粗糙,總覺得從機場起飛的場景像是由小方塊塞起來的畫面,對比現今的精緻擬真畫面,每一架飛行器的畫面堪比電影畫面,甚至於還有真實的氣象變化與機場實景,選購碧記型電腦時,其實規格是以電競筆記型電腦能夠玩 Flight Simulator 所訂的。
由於這個「遊戲」已經超越一般娛樂性質的遊戲,當然依然是遊戲,但是擬真與操作的程度,真的是「模擬」真正的航空器,所以嚴格來說,對於遊戲中眾多的機型來說,許多的操作都是真實呈現,白話文就是「玩真的」,所以在畫面上會出現真實的儀表面板,對於一介平民而言,未曾受過真正的飛航訓練,只能操作搖桿,簡單的飛行,甚至於不敢去碰大型的商用航機,那個駕駛艙中的儀表板上,幾乎完全不知如何操作,即便有各種所謂的教學飛行等,在剛安裝的熱潮退去之後,幾乎少碰,只有偶而看到媒體上報導有新的航機或是景點增加時,花上幾個小時去下載更新檔案,似乎成了例行公事,前一陣子電影 Top Gun 熱賣,Flight Simulator 也搭上熱潮,加入了電影中主角所駕駛的 F-18 戰鬥機,當然又是一番折騰之後的下載,但是碰了幾次就晾在停機坪了?
最近居然看到了宣傳影片,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2024 即將推出了!怎麼那麼快?原先的 Flight Simulator 2020 才玩不到10%?下載過 40週年資料檔,2024新版的廣告已經上架了。 或許之後的慾望不會那麼強了?年紀大了?也是。

參考資訊: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Wikipedia】

The sky is calling for 40 years!

一個遊戲可以持續上市40年!也是一個驚奇!
約莫是1990年代末期在個人電腦上開始接觸這個「遊戲」,當年的所謂電玩遊戲,畫面感覺就像是如今玩電視遊樂器中的樂高遊戲般,每一個遊戲元素,都像是用彩色方塊堆疊起來的圖像,最早接觸的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應該是1995年版本?時間久遠已經不太可考?畫面中用簡單的數字與文字加上應該是用 「粗糙」來形容的圖像,所謂的機上儀表板,m3「機場跑道」,也是幾個幾何圖象組合成的畫面。居然一轉眼四十年過去了!最近幾個版本已經可以在VR狀態之下飛行,最新版本中的 Airbus A310 民航機的形容是:True to life 的操控!如今的駕駛艙,已經是直接「複製」「貼上」,將真實駕駛艙中的各項儀表指示,幾乎是原封不動的複製到遊戲中,已經開始在想,這樣的遊戲,是否跨越了遊戲的範疇,是否可以取代航空公司訓練駕駛員的各種昂貴裝置?至少讓想要飛行的人,可以模擬在機艙儀表板ˊ之前的感覺是沒問題的。可以稱為模擬程式,跳脫遊憩的領域了。
在社群網站上也看到不少國外的愛好者在自家中裝設了近乎於駕駛艙的設置,三個大型曲面監視器、加上一至二個平板電腦作為飛行計畫或是氣象狀態顯示,當然控制搖桿與駕駛方向把手與腳踏板也是必備裝置,一張舒適的 Captain chair 才有 Captain 的感覺,這些都是與一個高檔的電競電腦連接,有些愛好者更是精心裝設了氣氛 LED 讓整個環境更完整複製駕駛艙!居然連網際網路的頻寬都必須考慮,除了下載各項更新,除了軟體更新之外,還有新機種與新的機場或是各種特殊飛行環境的資料更新,當然這個模擬程式之中,還可以模擬真實氣象環境,之前還有台灣同好趁著颱風過境時,與一群玩家抱團飛往颱風眼中心!在颱風眼附近出現大量的戰鬥機,也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氛圍。氣象環境模擬也有頻寬的考量。
航機駕駛是許多人的夢想,能夠實現夢想的人畢竟是少數,這個模擬程式,讓更多人能夠在家中,最安全的環境之下,不必大把鈔票的參加駕駛訓練、考評,就能駕駛各式航機,遨遊天際,從古老的雙翼飛機、螺旋槳飛機到噴射戰鬥機,還有最新型的廣體客機,甚至於還有電影中的外星戰機或是 Top Gun 系列電影中 Tom Cruise 所駕駛的 F-18 戰鬥機,都可以進入駕駛艙中過癮一番。
遊戲持續地推出更新以及各種機型模擬,機場與環境場景…這回最新40周年版本的更新包含了滑翔機與直升機,這下子會讓玩家又得麻煩一陣子了,如果對直升機的操控有興趣,新推出的直升機模擬,可能讓搖桿廠商有機會推出直昇機專屬搖桿,畢竟這與傳統飛行控制搖桿已經不是同一種操控模式…2022年11月標示著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40周年,自己接觸這個遊戲也約莫接近三十年了,哇!
Thank you so much for helping me as “the sky is calling" for 40 years!

參考資訊:
RELEASE NOTES FOR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SIM UPDATE 11 (1.29.28.0) NOW AVAILABLE【FlightSimulator.com】

起飛?

買了約二個月的筆記型電腦,剛好在疫情大家宅在家的期間中,發揮了用處,學習一些軟體、玩玩遊戲,當初特意選擇螢幕較大且有影像顯示卡功能的筆記型電腦,主要原因之一是想要玩玩 Microsoft 去年推出的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2020,最早接觸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是 1995 的版本!二十多年以前!總是一個想飛的夢。購入新的筆記型電腦,轉眼二個月過去,一直沒有購買這款模擬飛行軟體,這幾天又開始花了些時間研究一下,發現 Microsoft 的 Xbox 線上遊戲庫之中,居然有這一款模擬飛行遊戲,雖然是三種版本之中最基本的標準版,但是應該足以過過癮了。現在還有優惠【體驗價】,每個月新臺幣$30 即可連續三個月【暢玩】,其實訂$30臺幣應該是直接反應國外的費用是美金一元,三個月之後每個月的訂閱費用是 $459,這樣的費用是可以使用 Xbox,個人電腦以及 Android 智慧手機等三個裝置中,都可以玩 Xbox Game Pass 的遊戲,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可以玩!另外還有第一個月同樣也是$30 的體驗價格,第二個月開始收費每月$320,個人電腦用戶專屬,其實也是一種方便的體驗價格,但是貪心如我,想想前三個月都可以以美金一元訂閱,當然選擇了先【體驗】,之後再前往實體店面購買實體遊戲光碟片,還享有折扣,看似一個不錯的體驗方式。

整個【體驗】過程其實有點辛苦,每一個線上遊戲依然需要下載動輒超過 100GB 以上的遊戲程式與內容,使用智慧手機的 4G 網路下載,從上午八點多一職下載到晚間八點,其中經歷了智慧手機因為持續傳送檔案而電力快速消耗殆盡,另一支智慧手機較新,所以傳輸速率較快,但是居然會發生過熱現象,還因為擔心過將手機燒壞,而暫停傳輸,各式各樣的【異相】都遇上了,只為了圓夢?終於可以執行遊戲,起飛之後,直接墜毀!當年家中曾經有一支操縱搖桿,還是從國外千里迢迢帶回來的,多年未用已經長黴,所以斷捨離,勇敢的送入垃圾堆中,如今沒了搖桿,靠著鍵盤與滑鼠,實在難以操控螺旋槳小飛機,遑論遊戲中還有巨型客機如空中巴士 A320?還得花些時間適應一下,畢竟將近二十年不曾在碰過這款遊戲了,當年還為了玩這個遊戲購買厚厚的一本書籍,內容簡直堪媲美考飛行員的書籍。一款飛行模擬遊戲可以讓使用者選擇全球各地的機場起降,有不同大小的機型,甚至於號稱直接使用【當下】實際的氣候資訊,這款應該算是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模擬遊戲!選擇了台北松山機場,熟悉的周圍景象,還有圓山飯店在機場旁邊掠過。除了擬真實景,變壞多端的天候模擬以及完全依照實際機艙內部打造的各種儀表以及控制開關,精緻的各種場景,已經是最接近真實航機的模擬遊戲,接下來就是花時間練習了。疫情宅在家期間,打發時間不錯的選擇,唯一需要克服的是挫折感,飛一下就墜機…

聊聊模擬飛行與電馭叛客

Microsoft 是從電腦的操作系統發跡,我們從 “年輕” 開始使用的 Windows 系統一直到 Office 系列的應用軟體,微軟的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是產品系列中唯一涉及遊戲的軟體。被遊戲網站選為 2020 年度個人電腦最佳遊戲 (GameSpot’s Best PC games of 2020)。

今天看到了推出虛擬實境的更新新聞報導,愈來愈「完整」的系列體驗。相較於最近由波蘭電玩遊戲開發商 CD Projekt 全新推出的 Cyberpunk 2077 ,同樣是大型,複雜程度相較於同業來說,都算是「年度大戲」重量級的遊戲,同樣吸引媒體、玩家長期關注的電玩遊戲,讓人訝異的不同下場!

同樣是第一人稱遊戲,一個是模擬飛行,一個是在大都會區中闖蕩,同樣在遊戲上市之前,持續推出精緻宣傳動畫,也同樣的在推出時出現問題,模擬飛行飛一飛會看到大坑洞… 電馭叛客則會出現錯位、物品漂浮於空中… 二者同樣在上市時熱銷!但是接下來的劇情,模擬飛行漸漸的平順的飛上天,而電馭叛客則如同被打入冷宮… 二者間的差異,在硬體上不同但是應該無損於銷售表現,模擬飛行以個人電腦 (微軟的主場) 而電馭叛客則是以電玩遊戲主機為主要市場,青菜蘿蔔各有市場。模擬飛行推出前持續的一系列的更新報導,讓玩家不僅期待,也瞭解各種 Bug 的修復進度,當然是透過一些初期的測試版本推出,如同運動時的暖身般,算是樹立了一個成功的行銷典範。而電馭叛客則是持續的「推出」時程延期的消息,如果遊戲本身的進度趕不上,當然也難以讓玩家持續獲得「開發進度」或是臭蟲(bug) 的修改消息…延伸到上市之後各種各樣的問題,也不足為奇。最令人「驚嚇」的是遊戲主機大廠 SONY 居然在電馭叛客剛推出約一週的時間就直接下架!還接受退費!年度大作!竟然遇上這樣的待遇!自己的 PS4 主機上,前一段時間居然出現訊息好一段時間:上市延期… 年度大作才有這樣的訊息通知給 SONY 所有的使用者,似乎未見其他遊戲商推出的 PlayStation 遊戲有此待遇?遊戲推出前的重視到上市後的立刻下架,是 SONY 對此遊戲徹底失望?

軟體的上市過程,初期出現問題似乎已成了「約定俗成」?但是一開始的時程控管,甚至於災難發生後的緊急計劃… 都應該包含在完整的「計劃」中,Microsoft 與 CD Projekt 給我上了一課。

參考報導: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VR Update Out Now, Adds Winter Weather Tracking(Gamespot)

《微軟模擬飛行》居然出現「天坑」,大峽谷的底部還有一座機場?!(T客邦)

Cyberpunk 2077 Sells 13 Million Copies At Launch(Gamespot)

遊戲體驗慘不忍睹!Sony 宣布下架《電馭叛客 2077》並全額退款【INSIDE】

玩家回報《電馭叛客2077》存檔超過8mb會永久損毀,官方建議少囤積道具【遊戲角落】

Cyberpunk 2077 Save Data Could Be Corrupted If File Size Is Too Large(Gamespot)

Sony下架《電馭叛客2077》 開發商股價一度重挫20%【鉅亨新聞】

個人電腦依然靠遊戲

許多年以前,使用個人電腦時,一直覺得在辦公室中電腦的應用,多半就是電子郵件為基礎的聯絡工具,往上加上一個層級的公文傳閱審批應用,還有 Microsoft Office 的應用與上網瀏覽收集資料,不需要太高檔次的個人電腦,足以應付這些需求,而個人電腦業界持續的推出新型更進步的處理器、記憶體與顯示卡,搭配軟體遊戲業界持續推出各種「聲光效果」極佳的遊戲,需要顯示更漂亮的畫面,更快的處理速度與更多的記憶體才跑得「順暢」的各種新版遊戲,的確成了推動個人電腦市場的動力!

隨著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逐漸成為人手一機的標準配備,個人電腦也看似逐漸在市場上被淹沒在浪花泡沫之下… 筆記型電腦在辦公室中因為行動簡報需求,甚至於離開辦公室工作等需求,也提供助力將桌上型個人電腦打入更深的冷宮。隨著微軟醞釀了十多年的模擬飛行鉅作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推出,遊戲推動電腦市場的不變定律又回來了。

有報導提到新推出的模擬飛行「遊戲」,歐洲版包裝中有十片DVD光碟!一般傳統的電腦遊戲多為一片 DVD,這回一口氣加了十倍!畢竟精緻的飛行模擬環境,從地面影像到雲彩變化,還要外加更加真實的空中交通狀況模擬,還有複雜的天候模擬…據說首次安裝這套軟體時需要花上許多時間下載各種資料,從機場、空中交通狀況到天候…龐大的資料量才得以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模擬飛行場景與駕駛感覺。當然需要最新最「夠力」的個人電腦,才足以應付。Microsoft 也「從善如流」的在推出之前,測試的後期,發佈了」「建議」硬體配置,拉拔眾多硬體廠商。看來未來幾年的個人電腦市場,從處理器到顯示卡,還有儲存裝置,傳統的硬碟,居然被嫌存取速度不若電子訊號的固態硬碟!所以也得升級!幾乎個人電腦所有裝置都有機會來衝一波高潮。甚至於週邊設備如搖桿與飛機模擬駕駛操控裝置廠商也苦熬多年,終於盼到 Flight Simulator 的推出。

翱翔天際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成為真正的飛行員僅是少數,模擬飛行滿足了多數人的慾望,讓大多數人有機會不需要花費大量成本與時間得以實現夢想。相較於航空公司投資於駕駛員的成本,一套「高檔」的個人電腦似乎是完成夢想「合理」的花費?家中閒置已久的個人電腦,可以升級以符合模擬飛行的規範,才能再顯雄風,跑得動最新的遊戲大作,或是一不作二不休的直接搬一台全新的高檔個人電腦回家。

此次推出的模擬飛行已經超越單純的遊戲層次,雖然難以與真正航空公司使用的模擬駕駛艙比較,但是整體的逼真程度,各種航行計劃資訊搭配機型、機場與天候模擬,使用於小型飛機的訓練應該不是問題,

個人電腦依然依賴遊戲來推動…這回層次拉得更高了些,軟硬體都是!

參考報導:
《微軟模擬飛行》帶來硬體升級潮,相關配件銷售額預計達 26 億美元【T客邦】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Performance and Benchmarks: Your PC May Need an Upgrade(Tom’s Hardware)